70万朝鲜族奔赴韩国,被喊同胞却遭歧视,最终才懂家在中国
这个词,把整整七十万人从中国的东北家乡,拉扯到了一个承诺遍地黄金,现实却满是冰霜的半岛上。
这个词,把整整七十万人从中国的东北家乡,拉扯到了一个承诺遍地黄金,现实却满是冰霜的半岛上。
常听延边的朋友念叨:“小区里熟脸越来越少,多半是奔韩国去了。”这话可不是夸张,2010年人口普查时朝鲜族还有183万,现在只剩170万出头,一年就跑掉一万多,相当于一个小镇凭空蒸发了。为啥这么多人愿意背井离乡?说来说去,都是绕不开的生计和实实在在的便利。
朝鲜这个国家自从南北分权独立后就开始了“闭关锁国”。中朝两个国家的关系十分紧密,在上个世纪50年代,中国志愿军还踏上了这片土地。
你可能从没留意过,但在吉林延边、长白这些紧挨着朝鲜的小城,曾经热闹得像过节的朝鲜族村屯,如今安静得能听见风声。学校空了一半,街角的双语招牌积了灰,连过年时那股熟悉的打糕香,都淡得快闻不到了。不是他们不想留,而是日子太难扛,为什么呢?
清晨,延吉市水上市场里弥漫着烟火气,软糯香甜的打糕、清新爽口的辣白菜、香气扑鼻的牛肉汤饭……700多个摊位在满足味蕾的同时,让游客感受地域文化。午后,阳光洒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,光影斑驳。游客们走进一家家朝鲜族传统服饰店,挑选心仪的服装,待妆造完成后,去园内拍照
明末清初,朝鲜半岛先民就有一部分人到了中国东北地区参与了当地的政治、军事、文化活动。清后期以来,人数众多的朝民迁入中国东北,逐渐形成了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--朝鲜族。因此,对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研究,是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。特别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古老的
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,在国庆与中秋佳节双节同庆的美好时节,鸡西市朝鲜族艺术馆于9月26日至29日接连走进鸡林乡文化广场、鸡东县东风村、城子河区文化广场,成功举办五场“双节同庆·家国同心”“月满乡村迎国庆 情暖家园庆中秋”主题文化活动,让双节氛围浸润城乡每一个角落
9月28日,哈尔滨市朝鲜族老年文化协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。协会会员、各界嘉宾及相关部门领导齐聚一堂,共同回顾协会三十年来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,展示当代朝鲜族老年人昂扬的精神风貌与丰硕的文化建设成果。
9月26号锦州的热搜被一场婚礼承包了,网红天佑和崔阿扎的婚礼直接把“排面”玩出了新高度。几十辆红旗轿车组成的婚车队浩浩荡荡,头车是红旗国礼,连劳斯莱斯都只能屈尊当摄影车,这场面别说在网红圈,在整个婚礼界都算独一份。更绝的是接亲环节,俩人身穿朝鲜族传统服饰,崔阿
据悉,此次婚礼的规模非常庞大隆重,除了各界知名网红之外,还有大咖伽伯,以及豪横的婚车队。几十辆车,基本上都是红旗,且头车是国礼,劳斯莱斯只能当摄影车,地点则在一处民宿别墅当中。
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发布《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2025》入选优秀案例,其中,延吉市的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入选景区类优秀案例(共22家)。
“来来来,看看咱们朝鲜族的漂亮衣裳,穿上拍照贼出片!” 伴着《반갑습니다(很高兴认识你)》的欢快旋律,果园村的文化广场上,一位扎着马尾的年轻女警正帮 “阿妈妮” 招揽游客,转身又拿出宣传册细细讲解边境政策。村民们笑着说:“这是小韩警官,咱们村的‘主心骨’!”
我愣了好一会儿,四十年了,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,瞬间打开了我记忆深处那扇早已落满尘埃的门。